沒想到我已經淪落到連一間陽春麵店都可以寫的地步(誤)
印象中上次是為了去買光華一路新開的黑糖奶奶吧?等待的過程看到對面新開一家陽春麵
很妙的是這家陽春麵有名字,叫「中泰」
順著往下看,招牌上居然寫著「打拋乾麵」?這更妙了!
沒想到陽春麵居然也有泰式口味,難怪店名叫「中泰」,記著!下次一定要來吃
然後很快的我們吃了第一次,又很快的跑去吃了第二次 XD
先說結論好了,如果中泰離我家or公司很近,我一定常常光顧!
對不起忘了抄地址跟營業時間......
反正很好認,在光華一路、五權街交叉口,旁邊就是生意很好的慶中街綠豆湯
招牌真的很傳統 XD
就是傳統市場外面賣陽春麵、香菇肉羹會出現的白底紅字大招牌
內用提供冷氣,不然客人應該都是爆汗吃完這餐
站在店門口不時可以聞到牛肉湯的香氣,櫃子裡則是幾樣涼拌類的小菜
涼拌花枝,NT$50
原本要點涼拌木瓜絲,不過木瓜絲裡看似有不少切碎的香菜
而涼拌花枝看起來是整片還算完整的香菜,沒想到那是芹菜......
還是長太好的芹菜,吃起來好老
花枝的新鮮度還算可以,醬汁偏甜、雖是泰式但味道不太足
一份NT$50不知該說划算還是偏貴 XD
只能說平常去麵店沒機會吃到這類型小菜啦,另外還有大薄片、椒麻抄手,還有神奇的苦瓜封
打拋豬肉飯,NT$35
意外的來了一大碗的東西......原以為會像台式肉燥飯給一小碗只有白飯這樣
沒想到......還附了小菜啊!!!!
老實說這碗的份量不算小啦,雖然白飯只有放一半左右
但至少多了兩樣小菜,看起來就覺得比較賞心悅目一些
兩樣小菜分別是台式泡菜、咖哩小管
台式泡菜如果是冰涼的更好,咖哩小管味道不重、但拿來配飯剛好
打拋豬肉的部份味道其實不算道地,不曉得是否因為沒湯汁的關係?
辣味帶一些,給的量不少,底下的白飯是一般白飯而不是鬆散的泰國米 XD
說然打拋豬肉比起之前吃的不算特別突出,但能用NT$35的價錢吃到還是覺得很划算
而且有時天氣太熱,比起油油的肉燥飯、打拋豬肉飯似乎更容易吞下肚
泰式牛肉麵,NT$70
超好奇泰式牛肉麵長什麼樣子!結果很像清燉牛肉麵 XDDDD
不過奇怪的是並非牛肉麵店就有賣清燉湯底,大部份都以紅燒為主
因此能在這邊吃到清燉牛肉麵反而讓人有驚喜感
那麼泰式在哪?帶一點酸辣味算嗎 ( ̄//艸// ̄)
牛肉煮得很軟嫩了,後來準備離開時有看到店家正準備一道牛肉麵
這才發現原來中泰的牛肉不是一直放在鍋裡煮,而是煮好了撈在盒子裡隨時取用
不過如果你喜歡大口吃肉的感覺,中泰可能沒辦法滿足你的需求,因為都是小塊小塊的牛肉
麵條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寬麵條,麵條熟度也很剛好
酸辣海鮮湯,NT$50
以提供的內容來看,一碗NT$50個人覺得很超值
味道也十分足夠,一入口先是一陣刺激的酸味
正當你想說「啊!不辣嘛!」的時候,辣味便橫衝直撞的跑出來
好多料,重點是那隻蝦子超大隻......
可是蛤蜊有幾顆只剩殼,湯喝完了還是找不到蛤蜊肉 ( ̄ー ̄;)
泰式酸辣海鮮板條,NT$70
其實就上面的酸辣海鮮湯加板條,只是湯頭喝起來沒那麼辣(吧)
蝦子沒那麼大隻,不過給了兩隻,比較特別的是加了一顆蛋 XD
板條剛上桌時吃了一口,覺得似乎煮過軟了些
但神奇的是,就算吃到最後好像就維持在那樣的軟硬度
咖哩乾麵,NT$40
吃下去時,阿弘先生說怎麼有麻醬的味道
後來覺得應該是油蔥酥和咖哩混在一起的關係
點菜時店家特地告知帶一點辣度,實際吃起來還好(個人不吃辣 囧)
咖哩味道不明顯,但跟平常吃的乾麵比起來還是帶點不同的味道
有聽到其他客人點大碗,以我來說可能要點到大碗...(邁向小鳥胃的吃貨)
主要是吃起來很涮嘴啦~總會覺得「好想多吃一點!好想多吃一點!」
我會很常去的!尤其想吃點重口味的東西時
點一碗泰式酸辣麵然後讓自己吃到滿身汗!
是否回流:--一次店,因為口味不合不會再次前往
--一次店,口味OK,但價格、環境等因素不會再去,試試別間吧!
--二次店,讓人想試試其他餐點、飲料,但大概不會太常去
--N次店,想渡過輕鬆悠閒的午後時光,大概會來這間
☆N次店,聚餐、約會、或偶爾想吃好一點時會想到這間
地址:高雄市苓雅區光華一路、五權街交叉口
價格:各式麵飯 35~70元
湯品 30~50元
小菜 30~50元
沒其他資訊了 囧